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122847

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核心概念

  •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 1.主机
    • 2.通信链路
    • 3.传输速率
    • 4.分组
    • 5.转发表
    • 6.路由器
    • 7.交换机
    • 8.集线器
    • 9.半双工模式
    • 10.全双工模式
    • 11.路径
    • 12.因特网服务商
    • 13.网络协议
    • 14.IP
    • 15.TCP/IP 协议簇
    • 16.丢包
    • 17.吞吐量
    • 18.报文
    • 19.报文段
    • 20.数据报
    • 21.帧
    • 22.电路交换
    • 23.报文交换
    • 24.分组交换
    • 25.带宽
    • 26.频分复用
    • 27.时分复用
    • 28.时延
    • 29.处理时延
    • 30.排队时延
    • 31.传输时延
    • 32.传播时延
    • 33.单播
    • 34.广播
    • 35.多播
    • 36.任播
  •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 1.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 2.客户-服务体系
    • 3.P2P 体系
    • 4.进程
    • 5.分布式应用程序
    • 6.套接字接口
    • 7.客户端
    • 8.服务器
    • 9.IP 地址
    • 10.端口号
    • 11.URI
    • 12.URL
    • 13.HTML
    • 14.Web 页面
    • 15.Web 服务器
    • 16.CDN
    • 17.专用 CDN
    • 18.第三方 CDN
    • 19.WAF
    • 20.WebService
    • 21.HTTP
    • 22.Session
    • 23.Cookie
    • 24.SMTP 协议
    • 25.POP3
    • 26.DNS 协议
    • 27.根 DNS 服务器
    • 28.顶级域 DNS 服务器
    • 29.权威 DNS 服务器
    • 30.本地 DNS 服务器
    • 31.TELNET 协议
    • 32.SSH 协议
    • 33.FTP 协议
  •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
    • 1.可靠数据传输
    • 2.容忍丢失的应用
    • 3.非持续连接
    • 4.持续连接
    • 5.传输控制协议
    • 6.用户数据包协议
    • 7.三次握手
    • 8.最大报文段长度
    • 9.最大传输单元
    • 10.冗余 ACK
    • 11.快速重传
    • 12.选择确认
    • 13.拥塞控制
    • 14.四次挥手
    • 15.发送缓存
    • 16.接收缓存
    • 17.SYN
    • 18.ACK
    • 19.FIN
    • 20.三次握手中的状态变化
    • 21.四次挥手中的状态变化
    • 22.滑动窗口
    • 23.窗口长度
    • 24.累积确认
    • 25.冗余ACK
    • 26.选择确认
  •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1.路由选择算法
    • 2.转发
    • 3.路由选择
    • 4.三种路由交换技术
    • 5.分组调度
    • 6.先入先出
    • 7.优先权排队
    • 8.循环排队规则
    • 9.IPv4
    • 10.IPv6
    • 11.接口
    • 12.ARP 协议
    • 13.RARP
    • 14.代理 ARP
    • 15.ICMP 协议
    • 16.DHCP 协议
    • 17.NAT 协议
    • 18.NAT 转换表
    • 19.NAT 穿越
    • 20.IP 隧道
    • 21.OSPF
    • 22.BGP
    • 23.IGP
    • 24.EGP
    • 25.RIP
  •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 1.节点
    • 2.链路
    • 3.MAC 协议
    • 4.奇偶校验位
    • 5.向前纠错
    • 6.以太网
    • 7.VLAN
    • 8.基站
    • 9.校验和
    • 10.循环冗余检测
    • 11.CSMA/CD
    • 12.共享介质型网络
    • 13.非共享介质型网络
    • 14.令牌环
    • 15.过滤
    • 16.转发
    • 17.交换机表
    • 18.MPLS
  • 计算机网络安全
    • 1.安全通信的四大要素
    • 2.机密性
    • 3.报文完整性
    • 4.端点鉴别
    • 5.运行安全性
    • 6.明文
    • 7.加密算法
    • 8.密文
    • 9.解密算法
    • 10.密钥
    • 11.对称加密
    • 12.块密码
    • 13.流密码
    • 14.公钥
    • 15.私钥
    • 16.CA 认证中心
    • 17.防火墙
    • 18.入侵检测系统
    • 19.入侵防止系统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1.主机

主机:计算机网络上任何一种能够连接网络的设备都被称为主机或者说是端系统,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游戏机、汽车等,随着 5G 的到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2.通信链路

通信链路:通信链路是由物理链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灯)连接到一起组成的一种物理通路。

3.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单位是 bit/s ,用来度量不同链路从一个端系统到另一个端系统传输数据的速率。

4.分组

分组:当一台端系统向另外一台端系统发送数据时,通常会将数据进行分片,然后为每段加上首部字节,从而形成计算机网络的专业术语:分组。这些分组通过网络发送到端系统,然后再进行数据处理。

5.转发表

转发表:路由内部记录报文路径的映射关系的一种记录。

6.路由器

路由器:英文术语 router,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路由器中维护着路由表,数据发送前路由器会查询路由表,然后根据路由表中记录的信息选择最佳传输路径,它是一种网络层的设备。

7.交换机

交换机:英文术语 switch,是一种光电信号转发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它是一种数据链路层设备。

8.集线器

集线器:英文术语 hub,它是一种能够将多条以太网双绞线或光纤集合连接在同一段物理介质下的设备。它发生在物理层。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功能非常相似,交换机具有记忆功能,它广播之后能够缓存目标 Mac,后续的数据包就会直接通过缓存的路径发送,交换机是一种全双工通信模式。

而集线器工作的时候,如果局域网中的一台电脑要发送消息,则局域网内的所有电脑都可以接收到这个消息,安全性较差,而且集线器是一种半双工模式。所以现在大多数都是用交换机,集线器慢慢被淘汰了。

9.半双工模式

半双工模式:连接在集线器中的端系统每次只能有数据包一个发送,只有这个发送完毕其他电脑才能再发送,这称为半双工模式。

10.全双工模式

全双工模式:连接在交换机中的端系统可以彼此之间相互通信,相互发送消息互不影响。

11.路径

路径:一个分组所经历一系列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称为通过这个网络的路径。

12.因特网服务商

因特网服务商:ISP,不是 lsp(lao se pi)。这个好理解,就是网络运营商,我国的三大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

13.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约定。

14.IP

IP:网际协议,它规定了路由器和端系统之间发送和接收的分组格式。

15.TCP/IP 协议簇

TCP/IP 协议簇:不仅仅只有 TCP 协议和 IP 协议,而是以 TCP、IP 协议为主的一系列协议,比如 ICMP 协议、ARP 协议、UDP 协议、DNS 洗衣、SMTP 协议等。

16.丢包

丢包:在计算机网络中指的是分组出现丢失的现象。

17.吞吐量

吞吐量:吞吐量在计算机网络中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数据的数量。

18.报文

报文:通常指的是应用层的分组。

19.报文段

报文段:通常把运输层的分组称为报文段。

20.数据报

数据报:通常将网络层的分组称为数据报。

21.帧

帧:一般把链路层的分组称为帧。

22.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通信网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一般多用于电话网,电路交换的过程中,数据交换是独占信道的,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缺点是电路空闲时信道容量容易被浪费。

23.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先将整个报文传送到临界点,全部存储下来之后再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24.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通信双方以分组为单位、使用存储-转发机制实现数据交互的通信方式,分组交换不会独占信道,从而资源利用率比较高。缺点是时延抖动、开销比较大。

25.带宽

带宽:带宽指单位时间能通过链路的数据量。通常以 bps 来表示,即每秒可传输的位数。

26.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多用于模拟信号,频分复用的各路信号是并行的。

27.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多用于数字信号,时分复用的各路信号是串行的。

28.时延

时延:时延指的是一个报文或者分组从网络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时延分类有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总时延的计算方式: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29.处理时延

处理时延: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分组传输路径所需要的时延被称为处理时延。

30.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分组在链路上等待的时间被称为处理时延。

31.传输时延

传输时延:在实际链路中由一端传到网络从开始发送分组到发送完毕所耗费的时间被称为传输时延,可以理解为推出分组所需要的时间。

32.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分组从一台路由器传播到另一台路由器所需要的时间。

33.单播

单播:单播最大的特点就是 1 对 1,早期的固定电话就是单播的一个例子

34.广播

广播:我们一般小时候经常会广播体操,这就是广播的一个事例,主机和与他连接的所有端系统相连,主机将信号发送给所有的端系统。

35.多播

多播:多播与广播很类似,也是将消息发送给多个接收主机,不同之处在于多播需要限定在某一组主机作为接收端。

36.任播

任播:任播是在特定的多台主机中选出一个接收端的通信方式。虽然和多播很相似,但是行为与多播不同,任播是从许多目标机群中选出一台最符合网络条件的主机作为目标主机发送消息。然后被选中的特定主机将返回一个单播信号,然后再与目标主机进行通信。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1.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其实就是应用层程序的两种组织结构,分为 CS 和 P2P。

2.客户-服务体系

客户-服务体系:它是一种面向网络应用的体系结构。把系统中的不同端系统区分为客户和服务器两类,客户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由服务器完成所请求的服务,并把处理结果回送给客户。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中,有一个总是打开的主机称为 服务器(Server),它提供来自于 客户(client) 的服务。我们最常见的服务器就是 Web 服务器,Web 服务器服务于来自 浏览器 的请求。

3.P2P 体系

P2P 体系:对等体系结构,相当于没有服务器了,大家都是客户机,每个客户既能发送请求,也能对请求作出响应。

4.进程

进程:进程其实就是运行在端系统的程序,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最基本单位就是进程。

5.分布式应用程序

分布式应用程序:多个端系统之间相互交换数据的端系统被称为分布式应用程序。

6.套接字接口

套接字接口:指的就是 socket 接口,这个接口规定了端系统之间通过因特网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

7.客户端

客户端:在客户-服务器架构中扮演请求方的角色,通常是 PC,智能手机等端系统。

8.服务器

服务器:在客户-服务器架构中扮演服务方

本文标签: 计算机网络新手入门概念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