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122847




电脑大家都会用,但这个会用大多数人体现在软件使用上,对于机箱里面的那些硬件,我们一般都不太懂,尤其是把一堆硬件DIY组装成一台自己喜欢的整机,可能好多人都没尝试过吧。我自己本也是一个硬件小白,看到网上购买硬件的朋友都说自己装机,于是一时冲动也想尝试。一路下来,边学边问边组装,从选购硬件到安装完成,弄了好多天。现在总结一下这其中采购安装的经历经验,分享给像我一样想尝试自己装机的朋友,尤其是选择相同相似配件的朋友希望能够借鉴。

1. 关于CPU和平台。以前不论是台式品牌机、笔记本,还是电脑城给配的机器,都是用的英特尔CPU。自己意识里面就觉得Intel好。这次本来想选购9900K, 但是看到网上很多人说打游戏发热严重,最好用水冷,了解了一下水冷,又听说早晚得漏风险大,水冷没接触过不明白就感觉没底。有人说9700K散热好点,而且打游戏不比9900K差,甚至还好,于是暗自决定上9700K。主板方面华硕太贵,自己以前用过技嘉主板,一直挺好没问题,看性价比也比华硕高,就决定选择技嘉品牌。于是技嘉Z390各款了解了一圈,各种对比(其实看价钱最直接),最后看中AORUS MASTER 大师,这款除了用料,散热,扩展性等方面,我更看重上面的那个声卡,据说是技嘉同型号里最好的。无奈过了几天又看了一篇9700K对比AMD今年新出的3700X的评测文章, 相比之下好像除主频其它各方面都是3700X强一点,于是赶紧又去恶补了一下AMD这边的情况(以前听说过AMD这个牌子,但是不了解),后来这一看,今年AMD的CPU也不错啊。再深入了解,上面还有3900x, 中间还有3800x。3900X也跃跃欲试想入,后来一算计,一是价格差了1500块钱,二是我也不绘图什么的线程太多了貌似没太大用处,打游戏主频也不比3800x高多少,缓存大了一倍,但是3800x 32M也不少了。没选3700X, 都说体质不如3800X好。再说这俩U基本不差什么价钱。主板还是选技嘉,而且看了一篇评测说X570 AORUS MASTER 大师主板在同型号里与其他厂商比,算是相当不错的了。我这有个小算盘,在想AMD良心点,新出CPU老的平台也能用一下,那么明年后年如果AMD的新U除了堆核心,万一主频再高点有点突破什么的,我也许还能在AM4主板上把3800x升级一下,要是入了3900x近期再升级就太不划算了。

2. 关于内存。直接选金士顿,心理和上面一样,就知道这个品牌大,很多时候相信品牌是不会错的。DDR4 3600 掠夺者8Gx2 套装,本来都已经在路上了,第二天又看了看内存相关知识,一是说什么同品牌同型号、同一批货、同颗粒分布等等吧,二是说32G是未来标配了,这样一想算了,直接就4条套装弄个32G吧,2条套装退了。主板最大支持128G,估计没几个人那么配的吧?据说内存也不是越大越好,主要看CPU性能。因为不喜欢RGB灯花里胡哨的, 内存选的不带灯的,价钱也便宜点。其实最开始看的是4000hz的掠夺者内存,后来了解到AMD3800x平台最佳性能是在3700hz(有一篇评测,感兴趣的自己搜一下),这样才定的3600hz。

3. 关于散热器。第一次知道了有一个猫头鹰牌子,了解到了D15与D15S的区别。这里价格不是主要决定因素,要的是性能。想购入D15,但是普遍说挡内存,又了解到有一款后出的新品U12a, 性能好,兼容性强,就定了这一款。

4. 关于固态硬盘。乱七八糟一堆牌子,没兴致去对比不了解的牌子,没用过也不想冒险,直接三星了,毕竟以前用过几个。先选了一个970EVO PLUS m.2 500G 做C盘装系统。Pro的没选,太贵。其实250G也够,但是这东西也不总换,一步到位吧,有时候C盘在Windows桌面上临时存点东西也挺方便的,再者听说固态是容量越大,性能越好一点。然后在970EVO m.2 和860 EVO 之间犹豫了一阵,主要是差在价格上。后来一咬牙上了970 1T的,毕竟我玩的游戏都放在这个上面,平台的钱都花了,结果性能在这里有点瓶颈,感觉心理不舒服。想想这东西, 安在主板上,那读写多快啊。顺带一句,又选了一个希捷 7200转2T 的 机械硬盘。这个便宜,平时存点单反照片,性价比高,噪音大点,但是比固态长久稳定。

5. 关于显卡。同理以前用过技嘉的1060 6G,这次还选技嘉(我是不是太忠于技嘉了?!)。微星显卡多年前也用过,没什么印象了。影驰的也用过,但是给我留的印象是费电,噪音大。技嘉显卡本想选2070 SUPER 大雕, 双十一期间一看2080就贵了300元,还没等决定呢,第二天一看2080 SUPER 特价在2080基础上也只贵了约300元,于是直接入了2080 SUPER gaming OC 8G。2080 SUPER 大雕没入,太贵。2080S 总体来说不错了,消费级的上面就剩下2080Ti了,估计战个2年应该不会太落后吧。

6. 关于电源。这一块,开始不太懂怎么算,在京东客服,知乎上都咨询了。这里感谢曾经回答过我疑问的知乎硬件DIY达人们!看到技嘉建议显卡配650瓦的电源,我这一算,3800x 是105瓦,这不就700多瓦了么?!还有别的一堆东西呢?我是不是得配1000瓦的电源啊?!有点懵。。。后来,多亏知乎大神相助并解释,建议我总计600或650瓦就够了。但为了以后升级想长远点,入了安钛克全模组金牌850瓦。主要是怕了,以前的一台电脑城配的台式机,后来有一段时间总是蓝屏,各种查原因,前后弄了几个月,后来才发现是有地方升级电源不足了,开机自检直接电不足蓝屏,还有时候用着突然就蓝。后来自己把一个DVD刻录光驱电源断了,之后就好了,就差那点电(DVD本身没事,拿到别的电脑上试过)。

7. 关于机箱。这个过程就不好选了,因为太多了。以前用过Tt机箱,几年了很不错,结果这次一看都没相中。后来看电源的时候顺路看了安钛克机箱,本想选择P110侧透那款,看着很漂亮,虽然不喜欢灯,但是机箱里看着透彻也不错。可后来看到有网友说用侧透机箱侧面玻璃自己炸了,还有图;再者自己也了解到这款机箱风扇只给带了2个,如怕机箱内部温度高的话,多加风扇吧或者给风扇升级吧,机箱特价499元的基础上还得加个200、300元的风扇钱,那总价就上去了,不加吧,因为自己第一次装机,还对温度没把握。后来又看中了安钛克的P101静音机箱,里面带了4个风扇,机箱很大评价也说用料厚实,价格还更便宜许多,这就等着双十一特价那天入手。结果期间没事看网上机箱评测,发现了一个德商必酷 Be quiet的牌子,外形自己实在是太喜欢了,是一眼就看中了那种。对比各个系列之后最终选择了 DARK BASE 900 型,这款是全模组,最看重的机箱自带的3个新款高性能风扇(对机箱的散热我一直是特别在乎),机箱的尺寸、静音、用料、空间、防尘、后续的扩展,以及前面板的配置等方面都十分不错,就是价格高了点,不看性价比了,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以后怎么折腾升级硬件它也够用了。

8. 关于安装。各种配件都选购好了,这一堆东西组合到一起是不是科学合理好用,就看安装实践了。说实话,还有一点小紧张(因为第一次嘛,紧张是难免的:)。动手之前,参考了各种装机视频,3800x评测,X570讲解什么的,力求不走弯路,少出错。接下来就从头简单复述一下自己装机的过程,重点说一下自己中间困惑和出错的地方,希望对第一次装机的小白有帮助。

首先,现在是冬天干燥静电多,装机要尽量防静电,自己购买了有线防静电手环(据说无线的不怎么好用),防静电桌垫、手套。尴尬的是,物流太慢了,有的直到现在还没收到。硬件到齐之后,等了一天多,防静电的东西一件也没到,等不及了后来就开始组装了。X570主板最内层包装是一个比较大的防水防静电袋子,就把那个袋子平铺在桌子上,当桌垫使用了。另外凡是有可能会碰到电子芯片的时候,就先去冲洗一下手,擦干顺路再摸一下自来水金属龙头。这应该是可以去静电的。反正幸运的是最终没损坏任何电子管什么的。

根据学来的步骤,最开始就是把CPU装到主板上。这个很简单,打开压杆按着防呆三角符号的方向轻轻地把3800x放到X570CPU槽里就行了,垂直下去,免得碰着针脚,然后压回金属压杆。然后装内存,4根条按着对应的内存插槽装进去就行了,下压的时候要在条的上面2边同时用力,避免发生倾斜伤害金手指部位。接下来就是安装猫头鹰散热器,先把主板上预装好的散热器配件拿下来,再装上U12A自带的与AM4平台匹配的配件,安装时一是注意里外方向,再就是螺丝拧差不多就行了,毕竟主板材质经不住使劲的拧,力道就是稍一用力感觉到头了拧不动了,就可以了。然后就是在放散热器之前,先给CPU表面涂上硅脂。这里涂的是猫头鹰自带的硅脂。关于硅脂怎么涂,之前在网上看了一大堆材料,最后决定按着九点法来涂,每一点都不用太多,说明书是在中间放一大滴,我就是把那9个点的量加起来估计一大滴的样子吧。但是四周那8个点多一些,最中间的量少(后来证明中间涂少了,往下看)。接下来就是把散热器自带的2个风扇拿下来,然后连接散热器底板到CPU上面,U12A是7热管的,散热体里面一面管多另一面管少,究竟哪一面朝着内存,哪一面朝着机箱后面的风扇,到现在我也没整明白,因为说明书也没说,我的笨法是在网上找了几篇评测U12A的文章,对比之后发现它们都是一个方向,就是顶面裸露管头数量少的那一面向后,我猜测是因为管多的这一面发热量大,正面风扇往里给风应该先吹这一面吧。放好后就是把散热器两面的长杆固定螺丝给拧到主板上安好的固定件上面。这里要注意,这2个螺杆下面都有弹簧,而且还挺粗弹力很足,开始我怎么也拧不进去,使蛮劲还怕弄坏了,后来发现就是这2个弹簧力量大。正确的方法是,先用一只手把散热器放平扶稳,并且稍用力向下压着让弹簧缩回去一点,另一手拧的时候(备一把长杆的有磁力的螺丝刀,方便多了)先是给一边少带上几个扣,然后另一边也先拧上个3、4圈的样子,如此往复,直到拧不动为止。千万不要一面拧太多,另一边会在弹簧作用下一下子翘起来不好弄。U12A虽然是一个单塔,但是体积还是很大的,重量也大,为了牢靠一点,还有工作的时候风扇的颤动不传递到CPU,还是得把螺杆拧住了,这个力可以稍大一点,因为是拧到固定件上面。我呢开始就是一面拧多了,另一面一下子翘起来了,散热器底面也从CPU上面离开了,这时也是一个好事,发现CPU中间几乎没什么硅脂,四周薄薄的一层隐隐约约能看到金属挺好的,但是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没硅脂,赶紧在这个长方形里面竖着又涂上了一小条,之后再没打开看,估计应该是都覆盖上了。这个千万不能涂太厚,硅脂还有热的不传导性,涂多了更容易把CPU热量给焖在里面释放不出来。但是,我发现3800x盒装自带的原厂散热器可是涂了厚厚的一层啊,看不到金属面,感觉挺厚的,而且均匀地把整个散热器底面给覆盖上了,网上的那些说AMD CPU不爱传热出来的,是不是很多都用了原装的散热器呢?!再下来就是把猫头鹰散热器上自带的2个高性能风扇给装回去,这里我分不清风扇的方向,不知道它们工作的时候是顺时针转呢还是逆时针转,哪个送风哪个往外吸风,为了不混淆,我的方法是把前后2个风扇在卸下来的时候与它们原来在散热器上的位置做了记忆(拿手机照一下)。尴尬的是之后第一次点亮的时候,发现2个风扇还是装反了!!!出风的方向与机箱排风是反的。。。我明明记得装回去的时候和原来一模一样的,难道是出厂时候就给装反了?!

下一步就把主板给装到机箱的主架上面。必酷900机箱是全模组的,就是里里外外什么东西都可以给拆下来,然后按着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重新布局安装。机箱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太沉了,整个装机过程中,搬过来搬下去,放倒了立起来,开始还行,后来胳膊都酸了。机箱很大里面特别宽敞,尺寸估计接近全塔了吧,所以很容易就把主板收纳了。一共是9个固定位,8个螺丝,中间的那个起支撑作用直接放进去就行。机箱提供了几种螺丝,找到合适的都拧好就OK了。这里在不伤害主板底板的情况下,稍用一点力,毕竟x570大师到处都是散热装甲很重,主板后面也是整个金属覆盖的,再加上猫头鹰也很重,所以固定住了很重要。

再下来就是安装电源了。这里也经历了一些曲折。必酷900 为了使电源风扇排风肃静点,在电源安装位后面又加了一层金属板,上面有一个电源开关和一个插座口用一条带插头的线连接到安钛克850上的插座里。目的是电源风扇的排风经过机箱后金属板上的那些6边形的空排出来,据说有降低噪音的效果。开始还算顺利,电源位置也是可以自己选的于是就按着正常位置装上了。安钛克850金牌自带的供电线都很粗,质量非常好,一律黑色显得很有档次。就是后来发现长度有点吃紧(应该是自己选的机箱太高大了),在连接多数供电线的时候发现虽然长度很局促但是还能凑合连上,就是那2根4+4pin的CPU供电线,怎么走线也是不够长啊。研究了一下,打算把主板往下挪一个格子,这样电线长度就能够到主板顶端的CPU供电位了,但又发现这样工程量太大了,整个机箱内部骨架的螺丝都得拧下来,几乎要把整个机箱拆了。。。而且安装好的硬件也都要拆下来。感觉这样太复杂不可行,没经验万一组不回去了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又去网上找别人对这款机箱的视频介绍,发现有个德国的老外介绍的挺详细,其中提到电源后面的这块挡板也是可以左右调转的,这启发了我,发现如果把电源往机箱另外一面靠的话(机箱很宽,电源不仅前后,横着也可以来回挪动),2条CPU供电线终于可以勉强插上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机箱后挡板上原带的那条连接电源的插头线很不好弄,原因是安钛克电源侧移到另外一边之后,这个插头再去连电源就有些别着劲了,而这段线又短又粗,很不容易摆弄,最后真的是费了好大的劲,勉强给硬塞到电源后面的狭小空间了。这里强烈建议必酷厂家延长这条线,多个2厘米就好办多了。

再接下来,就是安装那块机械硬盘,一个DVD刻录光驱和显卡。机箱自带2个光驱位,硬盘位扩展后多达十几个,随机自带了7个,因为我就一块硬盘,就把多余的那6个盘位拿掉了,这样机箱里面空间敞亮,机箱前面进风的风道也敞开了,对散热很有好处。显卡很简单,直接插上就行了,注意先把机箱后面相应的挡板去除。2080super 还是很重的,为了防止显卡时间久了下沉变形,事先买了一个冷酷至尊的显卡支架,质量非常好,安装简便用着也不错,解决了后顾之忧。以上这些安装之前,把到硬盘和光驱的电源线和主板过来的数据线都初步地在背板上摆一下,计算好距离和走线的方案。之后,我是先接好所有的电源供电线,然后再把数据线都接好。各种线、各种插头和插座,基本都有英文缩写的标识,也基本都有防呆造型,懂英文相对简单多了,不懂英文一边对接头造型,一边再慢慢对照着主板说明书连接就行(说明书上写的非常细致非常明白),当然也可以到网上学习别人具体对某一款与你相同相似硬件的资料,都可以。为了机箱里面看着简洁一些,我就用了2条SATA供电线。一条是供硬盘和光驱,另一条是单独供机箱预先装好的前后3个风扇。到此为止,机箱里面的硬件就都安装完毕,按着自己的喜好,把机箱背面的走线清理绑扎一下就可以了。

全部完成之后到了检验的时刻,幸运的是插上电源,一次就都点亮了,两面都敞着机箱,噪音也很小,非常满意。唯独是发现了前文提到的散热器2个风扇挂反了,直接卸下来调个再安回去就行了。很多东西,会和不会其实就差一层纸,没人教认真自己查资料跟着学了也就会了。接下来把软件部分和我这台机器的一些设置、性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9. 关于操作系统。直接从U盘安装Windows10 操作系统。因为自己的这台电脑也是打算长期用的,所以直接购买了正版激活码,然后直接添加到微软账户中,以后再次重装系统的时候就不用输入激活码了,通过微软账户直接自动激活。上一台电脑是win7正版系统,后来win10出来免费升级了,属于OEM版,也是永久激活。通过对比,发现这次的新版本比win7升上来的版本貌似更稳定一些,比如原来系统的EDGE浏览器,开了多标签页面之后,每次关闭即使选择全部关闭且再不提示也没用,下次还提示,新装的win10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另外,win10配合固态硬盘开关机效率很高。一旦显示技嘉大雕图示过了BIOS自检之后到正式开机进入到Windows,也就2、3秒吧,非常快,关机也是这个速度。

10.关于BIOS。技嘉X570主板版本为1.0。但这是该主板2019年6月上市当时的一款版本,在这之后到目前已经陆续推出了1.0的几个更新版本。先说一下自己的这台机器,虽然Windows系统开机很快,但是BIOS开机自检却是很慢,起码要20来秒,自己很是困惑,因为我原来的老机器从按键开机到win10开启完毕都一共用时不到10秒,新机器不该如此吧?!感觉很失望,然后开始各种查资料。网上有人说主板越好自检越慢不知道是否如此呢?当然我也知道原来的机器因为电源功率不足暂时没挂光驱,这可能是差点速度,还有新机器内存,硬盘容量都比原来的大,是不是也有点关系呢?但是我也开始怀疑是不是AMD的x570平台优化,还有技嘉主板BIOS的优化是不是还没做到最佳呢??(期待哪位明白的大神看完此文能够费心给一个解惑,先谢过!)不过,技嘉最近2019年11月份的BIOS更新确实有一项就是提高了开机速度30%多。

于是自己就开始学习如何更新BIOS。按着说明书,这技嘉X570大师主板一共有3种方法刷BIOS:第一种叫Q-Flash Plus, 就是到技嘉官网下载相应的BIOS更新文件,之后存在一个文件格式为FAT32的U盘里。要求U盘容量不大于2G (我找了一个1G的), 这是因为BIOS在自己升级做文件比对的时候不用搜索过大的存储,这样刷BIOS成功率更高不容易出问题。然后把电脑关机,保持主电源接通,把U盘插入主板后面I/O接口上唯一一个白色的USB3.0内,之后按一下上面标注着 ”Q-FLASH PLUS”字样的一个按键,此时如果顺利,这个按键就会亮起并闪烁,同时BIOS开始自己比对U盘内的文件进行升级,几分钟后等到闪烁灯停止,就证明升级完成,然后系统自动重启由主BIOS把文件复制到备用BIOS,然后再次重启由主BIOS开机就完成了。如果只有一块主板,CPU、内存什么的都没有开始组装,那么就单独用U盘在主板上面也是可以进行这种方法更新的,只是只能更新主BIOS,备用BIOS无法被复制新文件。按说这种方法应该是最简单了,我就照着操作了,结果没有反应,试了2次都没什么动静。听说更新BIOS经常出各种问题,我不明白怎么回事就不敢再贸然尝试了。X570第二种更新BIOS的方法叫@BIOS,这是一种在Windows操作系统内对BIOS进行更新的方法,听说这种方法更容易出差错,自己就没有尝试。第三种方法叫Q-FLASH就是直接在BIOS系统里对BIOS进行更新了,也是后来自己通过打电话给技嘉技术客服接受指导之后采用的并且成功的办法。还是准备好U盘,但是只把更新文件夹中最大的那个主文件放到里面就行了。开机后按END键直接进入BIOS里面的Q-FALSH页面,然后选择U盘里的文件名,然后选择两种方式中的“完整更新”,之后就是各种“下一步”,重启就行了。就此,X570BIOS更新到了最新版本,感觉开机自检确实快了一些,大概快了几秒吧。对于第一种Q-FLASHPLUS为什么没有成功,通过技术客服的讲解对比我自己的尝试,发现可能是CPU供电线只有插一条才行,我两条都插着没有拔下来一条的缘故。有待于将来再次尝试。

关于BIOS里面的设置,因为自己对内存和CPU不准备超频,就在BIOS默认基础上开了2项,一个是X.M.P.开启了预存的文件1,这样内存就真正在3600HZ运行了;第二就是开启了快速启动,这样BIOS开机又快了一点,目前BIOS开机自检稳定在11.6秒。经过跟知乎DIY大神咨询,了解了我这个AMD平台目前最佳内存频率在3733hz左右,听说内存超频很费时而且主要的目前我也不会,3733hz 比我目前的3600hz 只高了100多,即使达到了,可能在实际使用中性能也是体会不出来的,所以内存就不超了。至于CPU, 大神给我讲解的是目前3800x 基本超频稳定在4.2-4.3之间,如果超了反而在实际使用中还达不到默认的4.5了,有得有失,而且自己不太会超系统还不稳定,干脆也默频使用了。

11.关于这台机器的性能。首先猫头鹰散热器自带的2个新款风扇、以及必酷机箱自带的3个风扇是真的很静啊,平时待机几乎没有什么声音,玩游戏时能够听见一定的风声,但是没有风扇本身的噪音,显卡的风扇也可以很安静,自己很满意。其次是温度,在室温25度环境下通过鲁大师监测,平时CPU待机温度稳定在36度(证明硅脂涂的还是可以),游戏时CPU基本在60多度,同时证明技嘉X570大师主板的散热,显卡的散热以及机箱内部的散热都是不错的。等到夏天如果室温太热后期考虑再加2个机箱顶部的排风扇。下面简单说下各个游戏运行的帧数吧(有些游戏已经不玩了,特地下载测试一下)。显示器为三星32寸60赫兹。Steam平台上的巫师3, 运行在4K分辨率全部最高特效(包括最高毛发效果)FPS为46-65帧之间;黑暗之魂III4K最高特效开启垂直同步稳定在60帧(关闭垂直同步选项没找到就没仔细找,不知道最高能到多少帧);反恐精英CS-GO 4K 最高特效 260帧;绝地求生(吃鸡)4K 最高特效 150-160帧。我平时比较爱玩的游戏坦克世界,以前的老电脑1060 6G最高特效只能开2K(开4K不降效果就卡),FPS基本在70-80帧,但是画面缩的难受,主要是坦克这游戏开2K跟32寸显示器不匹配。这回想着可以开心4K 了吧,开始看到还是很不错的,4K 最高特效之下开局都是110帧以上。但是后来发现只要敌方坦克一出现,立马掉帧,好点掉到7、80帧,不好甚至直接掉到40多帧,这是怎么回事呢?!各种降低效果,来回调了2天,经过大量尝试以后总结出来,不管画面效果怎么设置,只要是在4K分辨率之下,自己这边多少坦克都没事,只要敌方坦克一出现,立马开始掉帧。所以这就是坦克世界这游戏优化的事情了,应该是这个游戏根本没有怎么优化其4K环境下运行的效果。弄清楚了也就不纠结了。还是4K之下凑合玩,幸亏多数情况是掉到7、80帧,一小部分情况是掉到4、50帧,极个别地图,尤其小地图敌人坦克比较集中的情况,能掉到30多帧,这就能感到鼠标发粘了,有些不爽。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爱好坦克的?你们4K 有没有这种情况啊?另外自己分别测试了鲁大师软件和steam上的3DMark。在没有开启BIOS里面“传统测试软件加强”选项的情况下,鲁大师软件综合性能测试为608499分;TIME SPY 测试为11380分。都是只测过一次,具体这些分数在一个什么水平,自己也不得而知。

就以上这些了,总体装机过程还是很有趣的,我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也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OK,到此打住,装了一台机器,没事利用几个晚上写了这些东西,也不知道都对不对,欢迎大神指正,小白咱们共勉之。谢谢。

本文标签: 装机小结电脑